“非遗”名单公布文件
银河公司保留至今的传统手工月饼模具
银河月产品
匠心传承,文脉赓续;文化根脉,再谱新篇。近日,南宁文旅集团旗下银河公司 “银河月饼制作技艺” 正式入选南宁市兴宁区第八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。此前,银河公司已获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“南宁老友粉” 传承基地称号,其 “邕城凉茶制作技艺” 亦入选南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。此次入选,是银河公司在本土传统技艺挖掘、保护与活化利用领域的又一重要成果,标志着企业品牌文化底蕴与核心竞争力的持续提升。
优游国际:匠心传承,非遗技艺焕发时代光彩
“银河月饼制作技艺”传承于上世纪50年代,历经半个多世纪的匠心打磨与数代传承人的接续守护,凝聚着历代匠人的智慧积淀。该技艺以“色靓、皮薄、馅正”为核心特质,严格遵循古法工艺,各环节均以“舌尖上的承诺”保障品质,不仅承载着南宁市民的中秋记忆,其“精品伍仁叉烧”等经典品类更因风味独特而畅销多年,屡获行业殊荣,成为“老南宁味道”的鲜活注脚。
在现代化发展进程中,银河公司秉持“守正创新”理念,推动传统技艺与智能生产深度融合。通过全自动输送系统精准复刻手工力道、红外测温仪严控古法火候等方式,在提升生产效率的同时,始终坚守“原味健康”初心。为顺应当代消费者对绿色健康食品的需求,公司创新研发“蜂蜜柚子”等2款低糖系列产品,推出“银河汉饼”“银河老友月饼”等新派特色品类。在2024年广西特色中秋月饼大赛中,“银河月饼”斩获“广西月饼影响力品牌”及多项金奖,实现市场口碑与经济效益的双提升。
“双星”闪耀,文化赋能提升品牌价值
银河月饼的制作,从选料到成品需历经多道工序,每一步都凝结着老匠人的智慧。以经典的“精品伍仁叉烧月饼”为例,叉烧必须采用新鲜、上等的猪前腿肉,由酒店专职大师明炉烘烤自制而成;果仁则选用优质的杏仁、榄仁、瓜仁、核桃仁、芝麻仁,口感层次丰富,味觉平衡,且达到低脂的健康要求,食而不腻;精选原生态面粉,糖浆精心熬制8小时后密封保存,以保证糖分的浓度和品质;揉面需经过“三抖三醒” 从而达到入口即化的效果;为去除个别果仁的涩味,还需要采用纯净水沸腾过滤的传统方法……这些看似繁琐的细节,正是非遗技艺“活态传承”的生动体现。银河月饼也逐渐成为街巷飘香的信赖之选:既是街坊早茶的经典搭配,也是年轻人的日常餐点,更承载着千家万户中秋团圆的滋味与安心。
“银河月饼制作技艺”成功入选城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,彰显了银河公司在守护老南宁地方文化根脉、推动非遗活态传承中的标杆意义。作为南宁本土老字号品牌,银河公司与邕城味觉记忆深度绑定,早在“银河月饼制作技艺”获此殊荣前,“邕城凉茶制作技艺”便已入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,两项非遗技艺如同闪耀的“双星”,共同构建起企业独特的文化护城河。而此次月饼技艺的“晋级”,更让人们得以深入感知这项手艺背后的匠心与坚守。
优游国际:守正笃行,续写服务民生新篇章
月饼的“团圆滋味”、凉茶的“祛火润心”与老友粉的“酸辣鲜香”,已深度融入市民日常生活,成为服务本地民生、传递城市温度的独特载体。近年来,南宁文旅集团持续推动非遗元素与现代消费需求深度融合,将非遗技艺植入体验场景,打造“做月饼、品凉茶、话邕城”的沉浸式文化空间,让非遗技艺从货架上的商品,变成可体验、可分享、可传播的文化IP,成为游客认识南宁的“第一味觉记忆”。在“非遗”保护和传承上,持续投入资源,积极吸纳优质经验,不断革新,确保非遗技艺得到科学、系统的记录、保护和活化,让古老智慧代代相传。同时,持续开展开设“沉浸式烘焙工厂体验”“非遗进校园”等活动,让更多青少年了解传统非遗技艺;并在坚守核心工艺和传统风味的基础上,积极探索符合现代消费需求和健康理念的产品形态与呈现形式,让非遗技艺“活”在当下,更“潮”更亲民。
从守护一方技艺的“传承者”,到激活文化价值的“创新者”,再到连接大众情感的“传播者”,南宁文旅集团擘画着传统文化赋能城市发展的新图景。未来,南宁文旅集团将以非遗成果为核心锚点,在守护与活化中深耕细作,让流淌在邕城肌理中的文化记忆,成为驱动文旅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能。
(文、图/梁诚全)